南美解放者杯
南美解放者杯
9.3

64人評分

評分 163人想看

《南美解放者杯》詳細介紹:

南美解放者杯(西班牙語:Copa Libertadores de América)是一項由南美洲各支頂級球會之間競爭的最高榮譽的國際足球賽事,賽事等級相等于歐洲的歐洲聯(lián)賽冠軍杯,于1960年舉行首屆賽事,由南美洲足球協(xié)會負責(zé)舉辦。雖然南美解放者杯只規(guī)定南美足協(xié)所屬球會參與(合共十一個國家包括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秘魯、智利、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委內(nèi)瑞拉及玻利維亞),但近來南美解放者杯已經(jīng)放寬給墨西哥球會參加,2006年墨西哥球會瓜達拉哈拉并曾經(jīng)晉身賽事四強。

南美解放者杯的得名其實來自一班為南美洲國家爭取獨立的偉大領(lǐng)袖而命名,他們包括西蒙·玻利瓦爾、佩德羅二世、何塞·德·圣馬丁、安東尼奧·何塞·蘇克雷及貝納多·奧希金斯,其后因為表揚這幾位領(lǐng)袖為南美洲解放得到自由而將賽事命名為Copa Libertadores de América(英語:Liberators of the Americas Cup),中文譯名為南美解放者杯。

歷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南美解放者杯仍未成立之前,一些南美洲頂級球會構(gòu)思成立一項跨國性的球會級賽事。直至1948年,七支來自南美各國足球勁旅在智利圣地亞哥舉行一項小型的足球賽事,名為南美洲俱樂部錦標賽(South American Club Championship),賽事以單循環(huán)賽制進行,參與的七支球隊包括:

科洛科洛競技俱樂部(智利,屬于1947年本土甲組聯(lián)賽冠軍及主辦國)

依美雷克(厄瓜多爾,以邀請身分參加)

海岸隊(玻利維亞,屬于1947年本土甲組聯(lián)賽冠軍)

市政隊(秘魯,屬于1947年本土甲組聯(lián)賽亞軍)

民族足球俱樂部(烏拉圭,屬于1947年本土甲組聯(lián)賽冠軍)

河床(阿根廷,屬于1947年本土甲組聯(lián)賽冠軍)

瓦斯科達伽馬(巴西,屬于1947年里約熱內(nèi)盧省聯(lián)賽冠軍)

最后冠軍由巴西的瓦斯科達伽馬以四勝二和的不敗紀錄奪得冠軍。可是因為財政問題,這項賽事自此再沒有舉行,但其后南美足協(xié)考慮過該項賽事的概念,亦成為南美解放者杯的前身。

歐洲足協(xié)于1955年創(chuàng)辦歐洲冠軍球會杯,當時獲得空前成功,與此同時歐洲亦希望舉辦一項歐洲與南美冠軍球會對決的賽事,從而決定出球會間的世界冠軍,并在世界杯足球賽之外,較量這兩個洲份的足球水平。基于這兩個因素,南美解放者杯應(yīng)運而生,南美足協(xié)于1960年舉行首屆賽事,當屆賽事共有七支隊伍參加,結(jié)果來自烏拉圭的佩那羅爾兩回合以二比一擊敗巴拉圭的亞松森奧林匹亞,奪得首屆南美解放者杯冠軍。

回顧歷屆賽事中,兩大南美強國巴西及阿根廷的頂級球會均成為南美解放者杯的奪標熱門,大部分冠軍由該兩國球會,巴西共有8間球會曾奪得南美解放者杯冠軍,成為賽事之最,但奪標次數(shù)卻排行第2,有29次擠身決賽中只有13次成功奪冠﹔阿根廷則曾有7間球會先后奪冠,在30次擠身決賽中21次捧走冠軍寶座。其中,阿根廷球會獨立競技奪冠次數(shù)最多(6次),并曾在1970年史無前例連續(xù)4次奪冠,而博卡青年則在2000年至2003至四年內(nèi)三度稱霸;1990年代間有5間巴西球會6次奪得南美解放者杯。雖然巴西及阿根廷實力強大,但亦有其他南美國家的球會從中突圍,當中烏拉圭班霸佩那羅爾更是表表者,佩那羅爾曾經(jīng)5次奪得冠軍,是巴西和阿根廷球會之外奪得南美解放者杯最多的球會(僅次于阿根廷獨立競技和博卡青年),可惜最近一次奪標已經(jīng)是1987年。2008年亦有厄瓜多爾球會基多大學(xué)破天荒奪杯對于該國在南美足球的地位有著歷史性影響。目前只有玻利維亞、墨西哥、秘魯、委內(nèi)瑞拉4個國家未有誕生冠軍球隊。

而統(tǒng)觀歷屆賽事決賽甚少出現(xiàn)過由同國球會競逐,只有2005年及2006年決賽隊伍均由巴西球會囊括。

參賽資格

現(xiàn)時南美解放者杯的參賽隊伍來自11個國家,10個國家來自南美洲,另外墨西哥來自北美洲。南美洲共有12個國家,其中參賽的10個國家均為南美足協(xié)成員,蘇里南及圭亞那則向來參加中北美洲地區(qū)賽事,因此未有參賽。而墨西哥球會的實力與南美洲球會相當接近,并為增加賽事的可觀性,故此由1998年開始墨西哥球會亦被邀請參加南美解放者杯,自2005年開始其參賽球隊亦由1隊增加至3隊,與其他國家看齊。

規(guī)模方面,南美解放者杯與歐洲的歐洲冠軍球會杯差不多,當初只有各國聯(lián)賽冠軍才有資格參加。直到1970年代,南美解放者杯的規(guī)模開始擴大,連聯(lián)賽亞軍亦可以參與。直至現(xiàn)時,南美解放者杯共有38隊參與角逐。除了賽力較強的巴西及阿根廷擁有5個參賽名額外,其余9個國家各有3席。每個國家的參賽資格基本上由各國自行決定,巴西、烏拉圭及墨西哥3國每年皆另行舉辦賽事以決定聯(lián)賽冠軍以外的參賽球隊,而其余國家均以聯(lián)賽榜前3名位置之球隊出賽。

以2005年南美解放者杯為例,以下是各個國家的參賽名額:

衛(wèi)冕冠軍

五席來自阿根廷

五席來自巴西

三席來自玻利維亞

三席來自智利

三席來自哥倫比亞

三席來自厄瓜多爾

三席來自墨西哥

三席來自巴拉圭

三席來自秘魯

三席來自烏拉圭

三席來自委內(nèi)瑞拉

賽制

歷史上,南美解放者杯的賽制于多年來亦幾經(jīng)變改,但大體上沿用分組賽及淘汰賽兩階段,賽事由第三屆開始原本只要淘汰賽加設(shè)分組賽,直至2008年才開始效法歐聯(lián)再加設(shè)外圍賽階段。此外,早年南美解放者杯與歐洲杯賽最大分別是開辦所有賽事階段不會采用作客入球優(yōu)惠制及加時賽制,不過此例在2005年的南美解放者杯開始作出改變,作客入球優(yōu)惠制首次用于賽事,而曾奪得南美解放者杯的兩支南美老牌球會智利的科洛科洛及烏拉圭的佩那羅爾成為新制度下的首批犧牲品,他們于改例后的首屆外圍賽階段因取得較少作客入球而慘遭淘汰。另一方面,南美解放者杯的決賽與意大利杯相若,不設(shè)中立場,而以主客制兩回合進行,惟決賽階段不設(shè)作客入球優(yōu)惠。

現(xiàn)時,南美解放者杯共分三個階段,包括外圍賽,分組賽及淘汰賽:

外圍賽

外圍賽以主客淘汰制進行,加設(shè)作客入球優(yōu)惠,十一支參賽國家之中排名最低的球隊,另加一支上屆冠軍所屬國家排名最低的球隊,合共十二隊,勝出的六支球隊可以出線分組賽。

分組賽

分組賽共有三十二隊參與,所有球隊共分為八組,每組各有兩隊種子球隊,以雙循環(huán)形式進行,每場勝方得三分,和局得一分,負方得零分,小組首,次名可以晉級十六強。

淘汰賽

從十六強直到?jīng)Q賽以主客制兩回合進行,加設(shè)作客入球優(yōu)惠,決賽階段如果兩隊在兩回合打成平手,則會再加時作賽,否則將會直接以十二碼決出冠軍球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山县| 运城市| 天长市| 龙南县| 福建省| 迁西县| 闽清县| 江达县| 昌吉市| 邹城市| 金乡县| 台前县| 乐清市| 祁门县| 扎赉特旗| 巩义市| 松原市| 郑州市| 中宁县| 醴陵市| 阜平县| 双牌县| 湟中县| 江阴市| 黔东| 汶川县| 行唐县| 桐城市| 孝义市| 枣强县| 乌鲁木齐市| 达孜县| 聂荣县| 娄底市| 阿克| 张家港市| 平昌县| 西宁市| 北碚区| 阿巴嘎旗|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