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真簡介
汪國真,1956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廈門,是中國大陸當代著名詩人、書畫家、作曲家。出過多部詩集如《年輕的潮》《年輕的思緒》《熱愛生命》《雨的隨想》《我微笑著走向生活》《旅程》等。其書法作品已被鐫刻在張家界、黃山、五臺山、九華山、云臺山、五蓮山等名勝風景區。2005年始,他的書法作品作為中央領導同志出訪的禮品贈送外國政黨和國家領導人,汪國真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作中心主任。
世界詩詞協會副主席汪國真[1],1956年6月22日出生,中學畢業以后進入北京第三光學儀器廠當工人。1982年畢業于暨南大學中文系。在學校時,喜歡讀寫詩歌,1985年起將業余時間集中于詩歌創作,期間一首打油詩《學校一天》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上。畢業后,分配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后任《中國文藝年鑒》編輯部副主任,中華書畫名家研究院顧問。1990年開始,汪國真擔任《遼寧青年》、《中國青年》、《女友》的專欄撰稿人。
成就及榮譽
汪國真自稱其創作得益于四個人:李商隱、李清照、普希金(俄國人)、狄金森(美國人)。作品風格追求普希金的抒情、狄金森的凝煉、李商隱的警策、李清照的清麗。
據北京零點調查公司1997年7月對北京、上海、廣州、廈門、重慶等城市18歲以上居民完成的“人們所欣賞的當代中國詩人”。調查結果表明,在新中國成立后出生的詩人中,汪國真名列第一。2000年他的5篇散文入選《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第一冊)。
汪國真在書畫創作領域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他的書法作品已被鐫刻在張家界、黃山、五臺山、云夢山、云臺山、花果山、周瑜陵園、解州關帝廟等名勝風景區,他還應邀為以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為代表的一批旅游涉外飯店創作書畫作品。2002年他入選中國文聯出版社當年出版的《中國百年書畫走紅名家》一書。
進入新世紀以來,汪國真又開始了音樂的研究與創作。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藝術人生》、《綜藝大觀》、《正大綜藝》和香港鳳凰衛視《魯豫有約》等欄目都對他作過介紹。2003年11月連續四期擔任中央電視臺《音樂擂臺》歌手比賽評委。
1985年開始進行詩歌的創作。1990年開始出版詩集。第一部詩集為《年輕的潮》,以后又出過多部詩集。曾經在1990年代掀起一股“汪國真熱”,其中,《嫁給幸福》和《熱愛生命》最受追捧。
汪國真第一首比較有影響的詩是《我微笑著走向生活》,在湖南雜志《年輕人》1984年第10期上發表,后經《青年博覽》、《青年文摘》先后轉載。
汪詩首先在北京中學生中造成一定反響,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學生中流傳。經由一位女教師將此信息告知身為某出版社編輯主任的丈夫,觸發出版社的商業敏感,迅速與作者聯系出版其作品。1990年4月20日汪國真的第一部詩集《年輕的潮》交稿,5月21日由北京學苑出版社出版。
“汪國真熱”出現于這本詩集出版之后,此書在裝卸中連續五次印刷,印數達十五萬冊。緊接著又出版了《年輕的風》(1990年10月花城出版社)、《年輕的思緒》(截止1991年初,三次印刷達十四萬冊)、《年輕的瀟灑》等詩集,中國友誼出版社出版了《汪國真詩文系列》九種,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了《汪國真愛情詩卡》、《汪國真抒情詩賞析》,另外還有專收汪國真格言短句的隨筆著作及其與他人的對話錄。作為回應,市場上也出現了評介性的《年輕的風采──專訪汪國真》。中國歌壇1991年2月推出了《青春時節──汪國真抒情歌系列之一》的盒帶,并被《中國青年報》列為該月十盤優秀暢銷磁帶的第三名。
1990年7月4日,其詩集被《新聞出版報》列為十大暢銷書之一,文藝類獨此一本。
1990年10月北京高校出現汪國真詩歌演講熱。
1990年在出版界被稱為是“汪國真年”。
在上海,這種熱潮來得稍晚一些。1990年10月上海徐家匯書店購進已經在北京走紅的汪國真詩集《年輕的思緒》二十本,但二個月后才賣完。1991年春,上海《文學報》發表特寫文章《美的征服,始于“手抄本”》報導汪國真的情況,這是他首次被完整介紹到上海。而《文匯報》為了將汪國真在"文匯書展"上重點推出,則在《文匯讀書周報》上連續介紹推崇汪國真,稱汪國真為“詩壇王子”,造成輿論攻勢,從而使得1991年3月27日的“文匯書展”中出現汪詩銷售的熱潮。
追溯上下五千年悠悠華夏文明史,可以發現像王維、蘇東坡等一大批文學家都是詩書畫兼備、書畫音律兼通的藝術大師。他們崇尚詩書畫融會貫通,在詩書畫甚至是音樂等不同領域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從而名垂青史。在當代從詩人華麗轉身成為書畫家、作曲家,在詩歌、書畫甚至還有音樂作曲等各個領域均游刃有余、得心應手并創出自己風格和特色,汪國真是引人注目的,也是最成功的。但是,平易儒雅的汪國真卻用詩歌表露了自己的心聲:“成功是出色的平凡”。他的書法、繪畫,乃至他的作曲,一如他的詩歌,都是心靈奔放的歌唱,音樂旋律的流動,平凡之中見偉大!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對于人類長河來說可能只是彈指一揮間,可對于汪國真來說,這一年卻非同小可。詩文對汪國真總是來得直接,出口成章,落筆成詩。而書畫雖然都是用自己手中那只筆,但總需要另一種技術技藝。這種技術與技藝是需要經過刻苦的磨練才能形成和掌握。春夏秋冬,風霜雪雨,有多少個不眠之夜,他都一個人默默地挑燈苦練毛筆字。多少個節假日禮拜天,他都舍棄與家人外出游玩的天倫之樂,而獨自坐在書房里潛心鉆研和練習書法。直到練得手腕酸疼,腰僵臂麻,他才肯停下手中的筆,拿出一本字帖認真觀摩研究古人的書法特點,以讀書學習算作稍微休息一回。平時工作之余只要沒有特殊情況,他都必須雷打不動地完成一個小時以上的書法練習。盡管他談起這一年發生的一切時,依然顯得是那么的平靜,但是,背后的酸苦勞累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成功了!經過一年時間的認真苦練惡補,他從古人書法中破體變風姿,用筆圓勁有力“劍氣凌云”,筆走龍蛇“風驟雨旋”,形成了一氣呵成、奔放流暢、氣勢磅礴的豪邁風格。
盡管他堅信實力就是機遇,付出就會有收獲,但當成功突然來臨的那一刻,他還是感到十分意外。突然有一天,解放軍報社的一個朋友告訴他,在北京琉璃廠看到他用毛筆寫給朋友的一封信賣兩千元。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是真的嗎?一個曾經因為字寫的不好而時常感到在眾人面前尷尬的人的字,竟然有人肯出大錢來買?這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當最終確認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之后,他更加堅定不移地愛上了書法這門心靈的藝術。他天性質樸爽朗,處事睿智謹慎,待人平和謙遜,正直的人品和高潔的志向,豐厚的學養和平和的心態,再加上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廣博的文學底蘊,表現在書法、繪畫創作中總是一片絢麗爛漫的迷人藝境:骨氣浩然,元氣渾然,清新溫潤,氣象典雅。他的書法奔放不羈,蕭灑浪漫,越來越受到廣大書法愛好者和收藏家的青睞。
隨著藝術創作全面展開,汪國真書畫創作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他的作品飽含詩歌韻味,流動著音樂的旋律,頻頻亮相各大拍賣行和書畫流通市場,成為拍賣市場和收藏領域的新寵,市場價位節節攀升,并且隨著知名度的提高,市場行情還在水漲船高的持續上揚。專家預測,不久的將來,隨著名人書畫收藏帶來“名人效應”的顯現,作為詩人、書畫家、音樂家“三棲藝術家”的汪國真,從“一書難求”到“一字難求”、 “一畫難求”,升值潛力與日俱增,增值空間不可限量,書畫市場行情一路看漲實屬必然。
說起自己的書法,汪國真總是謙虛地說:“以前我從來沒有拿自己的字當回事,純粹是自娛自樂。最終如此出名真出乎我的意料?!蓖魢?,更樂于談他的書法,而不是詩。
書畫家、作曲家汪國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這清新雋永的詩句是否把你拉回了多年前的記憶?人們知道汪國真,就是從他的詩開始的。
但是,在2010年新年前夕,北京音樂廳舉辦了一場“唱響古詩詞——汪國真作品音樂會”,讓人們認識了詩人汪國真的另外一面。
讓很多人眼前一亮的是,這場音樂會的宣傳冊前后還配了6幅汪國真的書畫作品,草書行云流水,花鳥靈動飄逸,詩、書、畫、樂糅和在一起,演繹出一個完整的和更加逼真的汪國真。
他是如何走上書畫和音樂創作之路的呢?
書畫延續成功
“城市中太痛苦/有錢沒錢找不到幸福/這時不妨去看看北武當的霧/咿呀咿呀咿呀喂去看看北武當的霧?!?/p>
汪國真說他對當年在文學界取得的成就已經很滿意,所以后來就轉而鉆研自己一直愛好的書畫和音樂?!霸诔醮螄L試了作曲后,我發覺自己在這方面還是有一定潛力的,所以也越來越有興趣?!?/p>
在主題上積極向上、昂揚而又超脫。作品的一個特征經常是提出問題,而這問題是每一個人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其著眼點是生活的導向實踐,并從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這種量化的哲理,十分適合中學生的思維特征。中學生的人生經驗較少,對自己所面臨的人生問題,經常手足無措,而汪國真以詩歌的形式,給中學生們提供一種解決人生問題的辦法,這對于這些年輕的孩子們來說些十分新鮮,而又簡單實用。如他的一首小詩《致友人》寫道:
“不站起來
才不會倒下
更何況
我們要浪跡天涯
跌倒是一次紀念
紀念是一朵溫馨的花”
這首詩簡短而寓意明晰,十分適宜抄錄與贈與,即使就閱讀來說
汪國真經典詩文選
汪國真經典詩文選
,也最適宜大眾毫不費力的在小塊而閑暇時間得到心情舒暢的快感。
再如:
“不是苦惱太多
而是我們的胸懷不夠開闊
不是幸福太少
而是我們還不懂得生活
憂愁時,就寫一首詩
快樂時,就唱一支歌
無論天上掉下來的是什么
生命總是美麗的”
(《生命總是美麗的》)
汪國真的詩中不僅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種明白暢曉的表達方式,更主要的是一種超然、豁達、平易、恬淡的人生態度。這種站在人生的更高層次的俯視現實中的一切,所采取的“汪國真式的人生態度”,不能不說是汪國真詩歌倍受青年讀者歡迎的原因所在。而所謂這種人生態度,實際就是對中國自宋元以來傳統詩歌那種豁達、飄逸、瀟灑、超脫的人生哲學的創造性轉化。
在初一語文課本中,他的詩還被節選成了課外閱讀資料:
意志倒下的時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葉蕭瑟 晚來風急
垂下頭顱
只是為了讓思想揚起
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
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
無論走向何方
都會有無數雙眼睛跟隨著你
從別人那里
我們認識了自己
據《南方都市報》《詩歌曾經的“黃金”年代》介紹:當年,洛湃的詩集曾與席慕蓉、汪國真的詩集一起,都以10萬冊為單位的銷量席卷全國。一手推出席慕蓉、汪國真和洛湃“熱潮詩”的楊光治,還為此寫了一本書,書名就叫《從席慕蓉、汪國真到洛湃》。
汪國真的詩歌主要寫的是友情,所以得到了較多的年輕人尤其是青年學生的喜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還是不能忘記這個曾經感動過我們心靈的詩人。
汪國真沒有關門弟子,但追隨其詩風的后繼者有很多。其中,優秀者不乏其數。諸如80后詩人汪情天、王寒星、張培亮等。
汪情天十年磨一劍,終成唯美詩集《為愛執著》。如果說,友情的真摯與珍貴在汪國真手中顯得鳥語花香,那么愛情的美好與憂傷亦在汪情天手中變得詩情畫意、寸斷肝腸。唯美愛情詩集《為愛執著》亦是汪國真詩集推薦之作中少有的一本。正如汪國真所言“情天的詩,發自內心出自真情。詩是應該這樣寫成的?!?/p>
汪國真還是80后著名寫手王寒星的啟蒙者,“王寒星前期的詩歌創作主要受汪國真等人的影響,1998年當時他在長治衛校上中專,同學的一本盜版詩集讓他認識了汪國真這個九十年代初成名的中年詩人。當時汪國真那種特有的細膩和溫暖感染了不滿十七歲的王寒星。他開始了一定程度上的仿照式寫作。”可以說,汪國真的詩歌影響了很多的年輕人,詩集出版發行量創有新詩以來的最高。在某種意義上,他不愧是“中國詩歌最后一個輝煌的詩人”。
張培亮被廣大網友稱之為“小汪國真”,足見汪國真對他影響之深。張培亮“自幼喜歡文學”,從二十一世紀初就開始了文學創作,至今已十余年。最初的創作涉及小說(中短篇為主)、散文隨筆、詩歌、劇本、雜文等多種體裁。后同學送他一本《汪國真作品集》(中國作家出版社),開始瘋狂的喜歡上了汪國真的作品,文學創作開始集中到詩歌上。著有個人詩集《原來你也在這里》,策劃主編詩集《崛起的九零后——中國90后詩人精選集》(上下冊)、《中國青年詩人精選集》等